时事开讲丨跃迁吧!中国科技
来源:常见问题    发布时间:2024-03-30 22:56:29

  如果你爱看科幻小说,一定对“跃迁”这个词不陌生。特别是描写太空生活、未来宇宙的书里,它出现的频率很高。

  其实这个词最初很冷僻,出自量子力学,意思是量子状态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过程,原子会在不同高低能量状态之间非连续性地跳跃,并吸收或者放出能量,这就叫跃迁。

  科幻小说中,经常用跃迁来形容飞行器实现空间跳跃,或者是大跨度、超越目前常规想象的宇宙迁移。比如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就直接用“跃迁”一词做了书名,讲述地球文明在未来世界中,通过技术跃迁实现了跨越星际的能力。其它许多科幻作家,都曾将跃迁这个词汇用于书名,遑论文内。因为这个词,实在是对科技快速的提升的最贴切不过的形容,特别是现代科技,较之工业革命之前,往往会呈现出几何级的发展与变革。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追赶后,当今中国的科技发展,足可以用上“跃迁”二字。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科技发展成果进行了浓缩式的学习与赶超,终于在这个科技新浪潮中开始了弯道超车,拥有了自己的科技地位,并在某些领域站在了世界前列。

  这一个月来,关于科技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我们也一直重视着,因为它们展现出的不仅是科技的某一方面,而是代表了中国的整体实力。也因此,“时事开讲”曾多次讲述我国航空航天上的成就,比如,讲述中国飞天梦的沿革,比如民用航空器的发展,介绍中国民用技术的先进,比如跨海大桥、高铁等等。而这一次“时事开讲”想讲的,正是关于新科技对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比如大飞机C919实现商用。走出这一步,中国花了近百年。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都没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喷气式客机。“运-10”于1980年首飞成功,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量产。C919正是继“运-10”之后,我国第一款线座的民航大飞机。

  就连神州十六号升空,展现的也不仅是前沿技术,而是重点讲述了一位戴眼镜的博导桂海潮的飞天故事,桂海潮感叹说:坐火箭太爽了!人们很好奇戴眼镜也可以上天?但是更好奇的是这位非军人航天员的飞天。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说:非飞行员出身航天员的加入,充分表明中国载人飞船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这样的故事,让人们心目中高不可攀的航天工业落地,让高科技不再离我们那么远、那么神秘。

  就连同时期国家发布的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都让人觉得那么平易近人——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去月球上度假。戴眼镜可以飞天,去月球度假为啥不可以呢?

  曾有网友留言问:平常人可以去参观空间站吗?我想应该能肯定地回答:一定能,也许不用时间太久,你的孩子就可以坐上飞船、参观我们的空间站,甚至踏上月球表面。

  因为我们已迈出了科学家进入太空做科研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普通人进入太空不是难题。

  当高精尖的科技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它的走向一定是进入普遍百姓的生活,这是必然的。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技术将会从高端走向普及,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会不断降低,直至低到百姓可承受得起。

  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国家国力的进一步强大,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逐步的提升。比如二三十年前的手机在普通人眼里是天价,但现在几乎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光导纤维一度被美国垄断,中国需要付出天价的进口费购买,但在我们研究出这项技术后,光纤网络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目前我们所用的家庭宽带网络已经大部分是光纤网络了。

  在更高端的科技层面,我们不但打破了技术垄断并站在世界前沿,而且还让这一些产品实现了量产,顺手整体拉低了全球价格,让普通人受益。比如卫星。

  在全球都在发展航天技术的如今,卫星都有些供不应求。2021年,中国成功下线第一条卫星智能生产线,它不但能生产定制卫星,更是实现了卫星的批量生产,对于1吨以下的小型卫星,每年可生产超过240枚。不仅供给中国自己用,也能卖给其他国家。

  至于其它民用的高精技术则更是数不胜数了,比如曾经一度让我们高不可攀、必须要进口的盾构机,在2008年实现全面国产化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中国的造桥、高铁、地铁等基建的突飞猛进。

  这也是发展高科技的意义。我们生活中无数的小细节、小发明、小创新,最早都来自于载人航天技术带来的转化,足有700多项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医院里的重症监护病房,就是航天科技在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病房中的各种设备,如红外线温度计、热感应视频、血液分析仪等,在上世纪60年代是用来监测宇航员的身体健康情况的。

  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平均每向航天领域投入1元钱,就能在广大的市场中获得相当于7元的产出。

  比如被飞船带到太空进行育种的江西太空莲,早已培育出了多个品种的观赏莲和高产的食用莲;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培育出的太空小麦比没有上过太空的小麦长势更旺,麦穗更长,结穗更多,并有较强的抗赤霉病能力;太空蚕也投入了生产,蚕丝被做成了衣被……

  这些背后,是无数科技工作人员的执着与努力。只有有了这样的科学家精神,才能这样孜孜不倦地持续研究,最终让人类享用科学的成果。

  浙江大学的院士叶志镇教授曾说:“中国的科学家搞科研,不能只想着实验室出成果就可以了,不能只想着发表论文。那样对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作用是不够的。我们要想的是怎样让它进入生活,得到真正的认可和应用,我们不仅要走好研发第一步,还要把整条产业链捋顺、把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我们在国际上才存在竞争力。”

  前段时间,叶志镇院士研究团队发明了量子点全固态制备新技术,突破了国际性难题,论文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了,但是叶院士并不满足,他促使建成了全球首条全固态量子点生产线,制造出首批量产的钙钛矿量子点光扩散板。产品已在液晶显示屏上应用,比如液晶电视机、IPAD、车载显示等等。这一技术的背后,是全球万亿的大市场。

  一项项科技攻关,一项项付诸生产。高精尖的科技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我们现在就能参与到这些“几百亿的大项目”中。

  有个手机小程序叫“天文通”,它可以预报中国的空间站几点路过你待的地方,并告诉你能否观测到。有同学通过家用天文望远镜或者好一些的双筒望玩镜看到并拍摄了过境空间站,这些照片还被采用,与航天员拍摄的太空照片一起参加了影展。

  未来,普通人参与科技的机会慢慢的变多,也慢慢变得迫切。目前,为青少年搭建的科技平台也慢慢变得多,前几日,浙江省公布了第二批15家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这一些能让青少年深刻感知中国科学家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