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我国桑蚕文化历史悠远长久,在古代,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延续千年,如今的养蚕人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探索新模式、研发新产品,桑蚕产业释放新活力,结出“金蚕茧”。现代“养蚕达人”是如何让古老产业焕发新生,带富一方百姓的?请看他们的故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近年来,蚕桑这一传统产业在吴江区逐渐萎缩。吴江市家和蚕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祖根,却深深扎根这一行业。十四年来,他坚持在市场最高价格的基础上,每公斤再加两元收购社员的蚕茧,保障蚕农的利益,也保留、传递了源远流长的蚕桑文化火种。
蚕茧经过缫丝,可以制成蚕丝被、围巾、衣服等各种产品,蚕蛹、汰头等副产品往往被随手出售。2008年,杨祖根得知上海市农科院在大米、玉米的植物蛋白上培育北冬虫夏草,立马找上门去,向专家提出在活体蚕蛹上培育虫草的想法。几经试验,终于培育成功。
杨祖根又对煮茧子的水进行攻关,运用萃取技术提炼出蚕丝蛋白,制作成蚕丝面膜。2019年起,他与苏州大学合作,对面膜膜布的材料、形状等做试验,希望将产品不断优化。
2017年,杨祖根与科研专家合作,共同起草江苏省农业区域标准《蚕蛹虫草工厂化生产作业规程》,该标准2019年8月1日颁布实施。从去年起,他与中国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合作,启动蚕蛹虫草国家标准的制定。预计今年内,蚕蛹虫草工厂化生产作业规程和蚕蛹虫草国家标准将会完成。
今年,杨祖根从镇江蚕种场引进“苏豪×钟晔”“华康3号”“苏荣×锡玉”3个春蚕新品种,免费发放给农户做试验,希望改良品种,提升农民养蚕的效益。
今年65岁的谢明德,曾在外地砖瓦厂经营红砖十多年。2014年西联乡推进村庄环境整改治理,亟须有相关经验的人才,他放弃手头的工作,回乡当起雪坑村村干部。2018年,因行政村规划调整,雪坑与河涧并村,谢明德担任新河涧村村务领导小组组长。
河涧村拥有30多年桑蚕养殖历史,鼎盛时期家家户户都养蚕。当地长期的养蚕传统,加之山区适宜的空气与水质、利于桑树生长的黏性土壤,都成为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然而近些年,村里养蚕户却逐年减少。心思活络的谢明德开始谋划,如何重振这老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20年,在浙江省农科院和武义县农业农村部门的帮扶下,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投资260多万元的原蚕养殖小蚕共育中心建成,由谢明德负责项目对接,售卖种类上从卖丝茧改卖种茧,村里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过去,一张蚕平均产蚕茧七八十斤,现在提高到一百二三十斤。
除了本村的育蚕工作,谢明德还依托共育中心的资源,带动周边拥有相近条件的村庄养殖蚕桑。今年以来,河涧村组建“党建+产业”发展联盟,与柳城畲族镇郑迴村结对,带动郑迴村21户蚕农实现增收。下一步他们打算把一部分桑叶做成桑叶茶,发展电商,把桑叶和蚕宝推向更广的市场。
2017年,在环江加兴蚕业合作社负责人覃谢忙的带领下,加兴村走出了一条桑蚕养殖脱贫致富路,昔日“穷山沟”变成“聚宝盆”。
几年前,因为技术粗糙、规模小,蚕病频发,蚕茧质量良莠不齐,养蚕收入不稳定。养了几十年蚕的覃谢忙意识到:必须有人站出来带头改变这种现状,主动寻求出路。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覃谢忙来到好友的公司洽谈,说服对方定点收购加兴村养殖的鲜茧并提供种养技术指导。
销售渠道和种养技术问题虽得到解决,但是制约桑蚕养殖发展的小而散的问题,仍未能从根源上解决。2017年,覃谢忙牵头成立环江加兴蚕业合作社,推行“企业+农户+合作社”模式,引进桑蚕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和交流。由67名社员出资购买优质桑苗及种养设备,规模化种植桑树;公司出资建立蚕房,改变传统的“人蚕共居”模式,并提供自动化养蚕设备、技术咨询服务。覃谢忙还组织盖起简易棚,设立鲜茧定点收购站。在覃谢忙的推动下,加兴村桑蚕养殖逐渐形成规模。
村民加入合作社后,改良自家桑树品种,同时实现自动化养蚕,有了先进的技术,产品等级也得到了提升。如今,加兴蚕业合作社主要经营业务收入连年走高,社员每年分红可达9万元,农民养蚕收入每年约3万元。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