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网站/媒体公告
稻盛和夫:全员参与经营人人都是经营者!
来源:斯诺克网站/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3-12-14 04:46:03

  每个阿米巴都独立自主地开展经营。同时,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为经营出谋献策,并参与制订经营计划。这里的

  当每个人都通过参与经营得以实现自我,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团队的目标就能实现。

  全员参与的精神,也适用于公司活动和聚会。为了培养开放式的人际关系、伙伴意识、家族意识,我们大家常常举办各种活动,并同工作一样,要求全员参与。

  如上所述,京瓷很看重“全员参与经营”。普通企业往往采取“金字塔式”的经营模式——顶层是社长,社长下面是核心干部,核心干部下面是各组织的部长和科长,命令自上而下传达,各部门奉命行事。但在创业初期,我就毅然决定,让公司仅有的28名员工共同参与经营。

  我当时缺乏经营企业的经验,既没有信心自己掌舵和拍板,也没有信心指导和率领全体员工,于是便在不安之中想出了这个办法。可以说,我最初决定导入“全员参与经营”的动机并不光彩,它是我这个软弱的领导在不安之中找到的出路——“大家一起经营”“大家一起思考”。

  如果员工按照上级的命令行事,往往会形成“上令下行”的模式。听命者只能奉命行事,既不会独立思考,也不会主动察觉缺陷,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换言之,这样的工作状态是机械的、无意识的。

  在执行命令时,并没有调用自己的想法和意识,而是把“完成上级指示”作为理由,放弃独立思维,以无目的、无意识的态度达成目标。于是便形成了一种普遍消极的职场处世术——“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做;不用太努力,达成目标就好;不用太卖力,做到不挨骂的程度即可”。

  与之相对,如果员工能够参与企业经营,心态就会截然不同。尤其当企业家对普通员工说:“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思考经营方针。我一个人心里没底,所以想依靠你的智慧。”员工势必会受宠若惊。“社长居然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可得努力思考,为公司的发展出一份力。”要以这样的方式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当积极性被激发的瞬间,员工便会心生“自己也要主动思考”的念头,从而一改之前的消极态度——“这是上司的命令,哪怕自己不情愿,也不得不做好表面工作”。即便没有上级的命令,也会积极地谋划及参与经营,努力实现自身的想法。

  当员工热情参加企业经营时,其对于经营事业本身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换言之,让员工参与经营,能够培养他们的使命感——“社长竟然找我商量事务,可见我是一个被器重的人。自己必须努力,不能辜负社长的期望”。

  前文中已经提到,“有意注意”是我的常用词。其含义为”有意地倾注注意力”。

  比如,某处突然传来声响,于是扭头寻找音源,这种行为就是“无意注意”。即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声音的刺激而反射性地回头。

  请允许我在这里“拾人牙慧”,引用中村天风先生的名言。他曾说:“人生在世,要时时驱动自身的意识思考事物,切不可无意识地虚度光阴。”这也是企业经营的关键所在。

  在经营活动中,不管看似多么微小的事,都要集中精神,认真思考,调动自身的注意力。这便是”倾注注意力”。

  “这是小事,交给部下全权处理即可;这是大项目,我得自己思考。”如果企业家以这种态度从事经营,一旦面对必须靠自己做出判断的重大问题时,由于平常没有养成“事事有意注意”的习惯,到了关键时刻,往往既无法有效思考,也无法有效决策。这样的失败案例很常见。

  正因为如此,天风先生才告诫世人:“不管看似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都要全神贯注地思考。人生在世,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

  而所谓“全员参与”的经营方式,便是一种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手段。“对公司经营,我信心不足,因此希望我们大家协助我。咱们一起群策群力,共同经营”。

  这样的话语能让员工产生共鸣:“既然社长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也应该努力,一起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员工一旦具有这样的心态,就等于是对企业经营倾注了意识。即到达了“有意注意”的境界。

  京瓷公司一直很看重保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的状态——“公司如此器重我,我必须和社长一起努力,思考公司事务”。

  为了尽量创造让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机会,公司经常举办诸如联欢会、运动会员工旅游和慰劳会等集体活动,意在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团结。

  然而,每次举办这样的活动时,总会有一些老员工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和公司里的小年轻儿一起闹腾有啥意思。”

  对此,我总是强调:“不管什么活动,如果做不到全员参与,则无意义。公司之所以举办各种集体活动,并不是为了单纯玩乐,而是为了让大家在拥有共同体验的过程中,增进情感和团结。”

  普通的企业在举办活动时,往往会有人以很多理由缺席。其实,企业的规模越小,“全员参与”就越是必要。

  关键在于,通过贯彻“全员参与”的原则,让每名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被企业所需要的一分子”。

  京瓷企业成立于1959年。1955年,“保守合同”(日本的两大保守党自由党和日本结盟成为“自由”)成立,从而形成了日本人常说的“五五年体制”(日本政坛在1955年出现的一种体制,即政党格局长期维持“作为执政党的自由”与“作为在野党的日本社会党”的两党政治格局。——译者注)。

  当时也正赶上“神武景气(日本从1954年12月至1957年6月出现的战后第一次经济发展高潮。——译者注)”,可谓是日本经济快速地发展的开端。

  与此同时,以“总评”(“总评”的全称为“日本劳动组合总评议会”,是日本最大的全国工会中央组织。——译者注)为核心的工会运动也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1960年,日本又发生了围绕“60年安保”(“60年安保”是指1960年1月19日,日美两国签署的《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译者注)的安保骚动,各地掀起了的热潮。

  在如此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包括京瓷在内的非公有制企业都遭受了巨大的影响,不少企业内的工会组织采取了过激行动。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劳资纠纷自然不足为怪。其并非单纯的经济斗争,而是一种社会风向的反映。当时,每家公司里都有过激派,他们不理解企业家的苦衷,片面强调劳动者的权利。

  要说服抱有这种思想的员工,可谓难于上青天。经过苦苦思索,我发现,要想解决这种纠纷,企业家和劳动者之间必须做到相互理解和体谅。

  只有体会到了彼此的苦衷和难处,双方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判。换言之,只有处于相同的思想维度,才能实现彼此间的对话。

  而我所强调的“全员参与”,正是一种让劳资双方思想一致的有效手段。双方之所以无法相互理解、水火不容,正是由于各自所处的“世界”差异太大。

  双方固守各自立场,一味地考虑自己的利益,主张自己的想法,结果自然是持续对立。

  劳动者在要求涨工资和加奖金时,可以假设自己是支付薪水的老板,一旦以企业家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想问题,就能察觉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不合情理、荒唐无稽。

  自京瓷成立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我的答案是:“包括思想和经营在内的各个层面,劳资双方都在水准较高的同一境界。这样的企业才是最强的。”

  在京瓷,一切信息都对所有员工公开。为了让全体员工参与经营,公司从不搞秘密主义。

  如果员工的知识、经营能力等各方面都与企业家处于同样的高水准,劳资纠纷就不有几率发生。反之,员工与企业家之间的思想鸿沟越大,劳资纠纷就越容易爆发。这是我多年来的经验之谈。

  如上文所述,“全员参与”这一理念诞生的动机是原始且幼稚的,但其意义却非常深远。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删除。